33

臺閩地區戶口住宅普查

資料應用及限制

以大學校院學生來源分析為例

An Application and the Limitations of the

Census Data for Analyzing the

Student Sources of Universities in Taiwan

林志重[*] 何猷賓[**] 林彥伶[***]

Chih-Chung Lin Yo-Bin Ho Yen-Ling Lin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expans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aiwan, the distribution of enrolled students has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and been the focus of many studies, yet most results were limited due to the difficulty of collecting data spanning the same period from each university. This research draws on the 2000 census data of Taiwan’s population for analysis of the distributions of enrolled university students who satisfied the condi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e amount and distribution of boarding students’ boroughs and those of the universities matched quite well. However, the study also uncovered irregularities. According to the census data, the number of towns where students attended schools was 308, far more than the actual number of 69; about 56% of students chose to attend schools in their home towns; and about 77% of boarding students lived in the same dormitories as they did five years ago. Possible reasons behind thes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clude differences in the interviewees’ understanding of educational levels, misunderstandings of the location of the schools attended, and census survey methods. We suggest that for the future census, education levels should be defined precisely, items on the census form have to be explained clearly, students should be asked to fill in the questionnaires carefully, and a double-check mechanism should be established to prevent potential mistakes discovered in this study.

Keywords: universities/colleges, sociology of education, geography of education, student source, population and housing census.

摘 要

國內高等教育快速擴張,學生來源議題受到關注並投入研究,但受限於資料全面取得不易,僅能就單一大學的分析,而無法做到同時期校際間之比較研究。本研究應用臺閩地區2000年戶口及住宅普查資料,設定篩選條件擷取大學生,並分析其求學與來源地點,結果發現:居住學校宿舍的學生所分布的村里,與實際學校的分布相當吻合,可辨識學生所就讀的學校。但卻發現普查資料不合理的現象:1. 學生求學地點有308個鄉鎮市,遠多於實際學校分布的69個;2. 有56%的學生來自於該校所在地相同的鄉鎮;3. 有77%的居住學校宿舍學生,其五年前仍居住該宿舍。造成此類資料異常的可能原因有:受訪者對大學和專科的教育程度認知差異、對求學地點的誤解以及普查採用留置填表方式。建議相關之普查作業能夠:1. 明確區分及定義大學和專科的教育程度;2. 實施留置填表時,應加以明確說明,並請學生確實填寫;3. 針對本研究發現的異常樣態訂定檢誤機制。

關鍵字:大學校院、教育社會學、教育地理學、學生來源、戶口及住宅普查

前 言

二十世紀末到本世紀初年,國內高等教育快速擴張,依據教育部統計處 (2003) 資料顯示,國內平均每萬平方公里達48.1所大專院校,在世界主要國家中,除了城市島國-新加坡之外,高居第二;2006年大專學生占18至21歲人口數之百分比 (粗在學率,gross enrollment ratio) 達83.6%,在世界主要國家中僅次於韓國 (教育部 2008),亦位居第二位,臺灣地區高等教育普及的情況可見一斑。

及至今日,各大學校院面臨競相爭取學生,甚至優秀學生前來就讀的問題,因此教育主管機關、大學校院及地方政府,無不期望對學生來源能更多的了解,以利於教育政策、校務規劃及設施規劃的因應 (Read, Higgs, and Taylor 2005)。從社會及經濟的角度來看,這些大學生由於就學需要,部分學生可能離家前往就學學校地區居住,形成一批龐大的暫時移居 (transient moves) 群體,而對當地居住人口結構產生影響,這些移居人口在受過大學教育後,也可能留住在當地附近都市,而導致永久性移動 (薛益忠譯 1985)。

研究大學校院學生來源必須收集各校每位學生 (或入學新生) 原居住地點的資料,可是這些資料收集不易;國內有關高等教育學生來源的研究 (江可達與洪振聰 1999;許聰鑫與莊芳濱 2002;鍾瑞玲 2002;駱明慶 2002;林志重與何猷賓 2006),因為受限於研究資料取得不易,所以選取的個案學校皆以各該作者所在地區的單一學校為主,資料也大多向該校學籍管理單位取得,而且各資料時期不一,因此難以窺知相同時期學生來源的整體分布情形,也不利於從事校際間之差異分析。雖然國內有不少關於教育社會經濟之大型資料庫,如「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臺灣高等教育資料庫」(石計生等 2003 ),但是僅止於抽樣調查,且以縣市為單元,並未建立到鄉鎮市區地理空間單元之資料,因此應用之層面有限。

1995年至2004年間,全世界有九成以上的國家已實施或計劃展開戶口普查工作,普查對象涵蓋全球99%以上人口,顯示世界各國對人口普查重視程度 (U.S. Census Bureau 2008)。透過戶口普查資料,除了能掌握一時間全國人口狀況之外,因其特點在於普查對象為「常住人口」,與戶政單位記載的戶籍人口有別,所以能清楚瞭解地區實際居住的人口,具有高度學術使用價值,曾被應用於分析教育與職業的關係 (馬信行 1997)、原住民勞工的流動特性 (曾信中 2004)、勞動人口的遷移特質 (張家榮 2004)、人口成長及空間分佈型態的變遷 (黃茹偵 2006),以及大學在學人口與大學校院的分佈關係 (林志重與曾珮郁 2006) 等各種現象的探討。此外,由於普查資料的詳實,空間細分到較小區域,因此可分析一般調查研究較難處理到的村里空間單元,尤其結合GIS的運用,更能夠協助普查資料的整合、統計編輯與空間分析 (Annie 2006; Omer 2006),國內的戶口普查資料就曾運用於便利商店的區位分析 (榮峻德 2005)。

綜上所述,大學校院的「學生來源」關係到學生的素質、學校的招生策略和大學的競爭力,隨著大學校院的擴張,使得學生來源的研究議題興起,但由於研究資料蒐集不易,因此幾乎都侷限於單一大學之研究,雖然國內戶口普查資料細緻且詳實,但卻未見應用於學生來源之議題研究。有鑒於此,本研究試圖以大學校院學生來源為例,說明應用臺閩地區2000年戶口及住宅普查資料篩選擷取大學生、求學地點以及來源地點的依據、方法與步驟,期能發掘普查資料的大學校院學生來源特性,並探討普查資料在學生來源應用上的限制和問題。

大學校院學生來源之研究回顧

隨著國內高等教育的擴張,「學生來源」的議題也逐漸受到重視,國內高等教育的「鬆綁」(deregulation) 政策,希望藉著教育自主經營,以符合市場法則及消費者導向,因此高等教育無論在教學、研發或服務上逐漸與經濟活動相結合而形成一種產業 (蓋浙生 1989;吳思華 2002)。在高競爭的高等教育市場,大學校院面臨爭取學生,甚至吸引優秀學生前來就讀的競爭,因此對於學生來源的了解,將有助於招生計畫或課程設計等教育校務行政的因應 (Read, Higgs, and Taylor 2005)。

「學生來源」依不同使用時機,而有不同的界定,大致上可分為三種意義:

1. 指學生入學數量的多寡有無。例如,少子化造成「學生來源」減少。

2. 指學生入學的方式或管道。例如,高中生是大學之「學生來源」;大學之「學生來源」主要有考試分發、推薦甄試、申請入學和績優保送等入學管道,此「學生來源」或稱「生源結構」。

3. 指學生入學前的居住地點,也就是學生從何地前來就讀。例如,某一所學校的「學生來源」大多數為南部都市地區。

本研究所指「學生來源」即此種具有地理空間意涵的來源,也就是學生進入大學就讀之前的原本居住地。

「學生來源」空間分布的差異,不僅是「教育社會學」(sociology of education) 所關心的議題,Johnston et al. (2000) 認為這也是「教育地理學」(geography of education) 探討的議題1 (林志重與何猷賓 2005)。回顧有關「學生來源」的文獻,有兩種主要不同的研究類型:

(一) 社會特性的研究

這類型是針對來自不同社會經濟背景地區之學生,分析其入學機會或學業成就高低之差異,是教育社會學所探究「教育機會」(educational opportunity) 的範疇。此「機會」狹義是指進入各級正規學校學習的機會,如學生數量的分配、學校數量的提供等就學機會;廣義則是指選擇任何教育管道接受教育,並取得學業成功的機會,或有利於發展的機遇 (王家通 1998)。

例如,黃昆輝 (1978) 研究臺灣地區大學入學考試的學生,顯示居住於院、省轄市地區者,比居住在鄉鎮地區者有較高的錄取機會。楊瑩 (1998) 認為義務教育階段以上各級學校,雖然以入學考試為篩選的基礎,但因其在不同類型 (如:公私立、一般大學與學院等) 學校之間具有高度階層化的現象,故學生入學機會仍會受居住地區的影響。在許多研究也發現,居住地區不同與接受教育的機會有所差異,此種差異不僅存在於城鄉之間,也存在於郊區與大都會區域之間,並與當地家庭之社會、經濟背景組成有很重要關係 (林清江 1997;Sewell 1964; Peter, Peter, and Mark 1999)。

學校的學生來自城鎮或鄉村,很顯然地也會影響到各該校的抱負和成就 (陳任廣、楊義明1989)。來自都市化程度越高地區的學生,對教育成就取得越有利,其原因可能是都市化程度越高,物質資源越充足,教育環境和設施可能越佳,因而越有利於教育取得;也有認為位於大社區、都市社區的學校規模較大,設備較好,課程較充實,課外學習活動較多,社會互動與接觸經驗較廣;且較優越的都市學校常能吸引較優秀的師資,因而有利於學生的教育成就 (林生傳 1994;孫清山與黃毅志 1996;馬信行 1997;張善楠與黃毅志 1997;Zhou, Moen, and Tuma 1998;Coleman 1988;Coccari and Javalgi 1995)。

駱明慶 (2002) 研究臺灣大學1982~2000年57,342位入學日間部非僑生之城鄉差異,發現學生大多來自臺北縣市,尤其接近2000年,來自於臺北市的學生所占比例更高。彭森明 (2005) 分析入學考試成績排名前十名的大學學生來源,其中42%來自臺北縣市,而在聲譽較高的公立大學學生中,則有45%的學生來自十所高中,而這十所高中就有五所集中在臺北市,因此認為聲譽較高之公立大學招收的學生,有極大部分來自於臺北縣市及一些明星高中,明顯地存在地域差異性。

雖然前述文獻提到臺灣地區的學生來源數量,有較多的學生來自於臺北縣市,其他地區則較少,但事實上,以臺灣地區的人口地理分布而言,有28%的人口集中於臺北縣市,其入學的學生數量本質上已較其他縣市占多數,因此學生來源必需以當地的人口數或高中職學生數的標準化來比較,否則研究結果會有言過其實的可能。

(二) 地理特性的研究

這類型是以地理的因素探討學校教育設施吸引學生來源的空間分布。學生來源的區域在英國稱catchment area,在美國稱attendance area/zone,是指學校招收學生的區域,這區域範圍會因學生的學校選擇,而使得不同的學校會有不同之大小。「學校選擇」 (school choice) 是195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Friedman提出,這是在自由市場競爭原則之下的一種學生分派計畫,每一個家長和學生都有選擇學校的自由與權利,家長或學生對學校選擇和教育偏好,可促進學校辦學績效,適當地公布各學校辦學指標數據 (如標準測驗成績、退學輟學比率),對於提升教育品質有正面作用,英國教育技能部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 DfES) 針對各學校績效,經常編製並公佈排行榜 (league tables) 供各界參考 (Johnston et al. 2000)。

我國義務教育採取學區制,學生大多來自學校鄰近地區,但高等教育屬開放式,學生可能來自各縣市鄉鎮。國內高等教育擴張以後,大學校院的學生來源關係到學生的素質、招生的策略和大學的競爭力,因此「學生來源」的議題也逐漸受到重視,相關的研究文獻例如:江可達與洪振聰 (1999) 分析臺中市樹德工商專科學校85、86、87學年度二年制夜間部906位入學新生來源,發現來源比例由多至少為臺中、太平、大里、彰化及豐原等五市,新生選擇學校的考量除了公私立因素外,上班就職方便 (工作地點距離學校近) 也是重要之考慮因素。許聰鑫與莊芳濱 (2002) 探討位於南投縣草屯鎮之南開技術學院五專生在實施推薦甄選入學開辦前後三年約2,000位入學生,顯示84-86學年學生來自南投縣最多約占30%,次為臺中縣占28%,到了87-89學年分別占了42%和26%,也就是來自學校所在地之學生明顯增加,而外縣市明顯減少,造成「本地化」現象。鍾瑞玲 (2002) 研究位於屏東縣內埔鄉之美和技術學院學生來源,以居住於高屏地區全體2,122位學生為對象,發現學生分布主要在該校四週之鄉鎮,而高雄市、屏東市、內埔鄉、潮州鎮等四區為主要學生來源,人口多、距離近之地區學生多,反之則學生少。

林志重與何猷賓 (2003) 利用國內五所大學校院616位英語系學生來源之距離里程資料,進行1992和2002年學生來源時空變化之研究,發現北部大學學生來源有逐漸集中現象,而南部大學學生來源則有擴張現象。並於2006年探討國內不同大學校院之學生來源特性,其來源數量與距離關係呈現有「距離衰減律」(distance decay law) 的現象 (林志重與何猷賓 2006),惟取樣較少,且只分析同一都市之兩所個案大學。林志重 (2008) 投入長時間研究,全面蒐集臺灣地區2003年137所大學校院日間部一年級學生的戶籍鄉鎮市,發現南部區域的學生前往北部的機率,比北部區域的學生前往南部為大;公立學校比私立學校有較多遠距離的學生;一般大學比技術學院有較多遠距離的學生,該研究並依各校學生來源引力模式的距離阻隔係數,將國內大學校院分成「全國性」、「區域性」和「地方性」等三類,全國性學校的主要條件因素為一般體系、大學、早期設立與公立的學校。

Kyung (1996) 研究1986年外州學生前來紐約州註冊的大學生,隨著其原居住地越遠而越少。Sá, Florax and Rietveld (2004) 採用中心性指數 (centrality index) 探討荷蘭2000年之13所大學之競爭性,認為荷蘭之大學生選擇在大學較為聚集之地區就讀,因此大學較為集中的地區,越可能吸引學生前往就讀,同時發現學生選校行為受距離阻礙和低費用的影響,地區的生活機能因素比大學辦學績效為大。戴曉霞 (2004) 分析亞太國家之大學外籍生來源,發現相當區域化和集中的現象,外國學生在考慮留學的國家時,地緣關係是相當重要之因素。

縱觀上述研究,除了林志重 (2008) 之外,其他研究因為受限於研究資料取得不易,所以選取的個案學校皆以各該作者所在地區的單一所學校為主,資料也大多向該校學籍管理單位取得,而且研究資料的時期不一,因此不利於進行同時期校際間之整體比較研究。

資料之應用與界定

陳肇男與劉克智 (2002) 以2000 年「戶籍登記人口」與「普查常住人口」比較分析兩者的差異,結果發現在分別扣除外籍人口與出國三個月以上人口後,普查所得常住人口比戶籍登記人口少157,516人,占戶籍人口之0.7%,因此認為「以整體人口而言,差異微小」。

本研究應用2000年的普查資料設定篩選對象來擷取大學生、辨識求學地點以及來源地點,在擷取過程中,為瞭解擷取的普查資料與實際的「教育統計資料」2兩者是否差異,因此採用同時期2000年 (89學年度) 教育統計資料的各校學生數與大學校院地點的資料作分析比較。以下說明普查對於學生有關的作業規範,以及本研究的對象界定與概況。

(一) 普查有關大學生之作業規範

依據普查作業規定 (行政院主計處 2002) 臺閩地區2000年戶口及住宅普查是針對臺閩地區內本國籍及外國國籍人口,在普查標準時刻 (2000年12月16日零時正) 於現住地實際居住三個月或預期居住三個月以上的「經常居住人口」作查記;總計普查25個縣市 (包括18個縣、5個省轄市、2個院轄市),369個鄉鎮市區 (包括226個鄉、61個鎮、32個縣轄市、50個區),以及高雄市所轄之東沙、南沙兩個群島,全部22,300,929筆紀錄 (人)。

普查表記載有住戶的地址、戶口的基本資料、國籍、是否經常居住此處所、五年前居住地點,有關教育特性的問項有:就學情形 (選項為:在學、畢業、肄業、未就學)、教育程度 (選項為:…專科、大學、碩士…)、工作狀況 (選項為:有工作、無工作;學生兼差則視為有工作) 與求學地點等項。

普查實地調查時,若戶籍在此處所,但因在外求學實際居住其他處所者,則不視為經常居住此處所,該戶口成員的就學情形、教育程度、五年前居住地點、工作狀況、求學地點等問項免填;而未設籍但經常居住於戶內之人口則視為「新增人口」,必須填寫該身分證統一編號,並查填該人口之所有個別資料。

對於「專科以上學校住校學生」則列為「專案調查」對象,透過行政體系掌握普查對象,由教育部負責督導辦理之,普查名冊則由教育部利用公務檔案彙整編製;該專案調查採用「留置填表」方式進行,由教育部派員送表,交由學生自行填表後,再由教育部派員收回 (行政院主計處 2002)。

國內的大學校院每一學年大多於9月中旬開學,遠道的學生也會同時離鄉負笈到學校宿舍或附近地區居住,到了普查標準時刻時,已屬於在現住地實際居住三個月或預期居住三個月以上的「經常居住人口」。

(二) 學生之界定與概況

我國大學院校體系多樣化,學制可分:專科部、大學部、研究所;依學生上課的時間可分:日間部、夜間部及暑期進修部;依學生身分可分:五專生、二專生、二技生、四技生、一般大學生,此雖然有提高教育機會之正面意義,但也因此學生年齡和入學管道有所差異。本研究為配合普查之問項,並能與教育統計資料對照,界定學生範圍如下:

1. 身分為「大學生」

大學院校招生的各種學生身分,除了「專科生」之外,還有二技生、四技生、一般大學生等三種學生,即一般所稱之「大學部」學生或「大學本科生」,占大學院校學生的多數,尤其是四技生和一般大學生,因此本研究對學生身分界定為「大學生」。

2. 普查之年齡為「18歲」

依據「強迫入學條例施行細則」第2條規定:「本條例第二條所稱六歲至十五歲國民之強迫入學,其期間自國民滿六歲該年度九月一日開始…」,因此依學制推算,上述「大學生」除了二技學生之入學年齡為滿20歲之外,其餘四技和一般大學的學生入學年齡則為滿18歲。本研究考量學生對象與學校對象控制的需要3,因此選擇普查當年由高中畢業進入大學的學生,其年齡大多為18歲,也就是大部分的四技和一般大學一年級新生。

從表1之八十九學年度大學本科 (含日間部、夜間部、第二部、暑期部、進修班) 各年級年齡別學生數顯示,18歲學生 (62,808人) 中,以一年級學生占最多數 (約94%),而且一年級學生 (134,401人) 中,以18歲學生占最多 (約44%)。

表1 2000年教育統計資料之學生各年齡年級人數表

Table 1. The number of students by ages in 2000 of education statistics.

單位:人

年齡 / 一年級 / 二年級 / 三年級 / 四年級 / 五年級以上 / 合計
未滿18歲 / 2,771 / 46 / 3 / 5 / 0 / 2,825
18 歲 / 59,207 / 3,362 / 237 / 2 / 0 / 62,808
19 歲 / 40,374 / 45,597 / 4,097 / 1,184 / 17 / 91,269
20 歲 / 15,857 / 32,066 / 51,910 / 3,567 / 291 / 103,691
21 歲 / 5,266 / 13,982 / 38,950 / 44,101 / 403 / 102,702
22 歲 / 2,398 / 4,940 / 18,963 / 33,647 / 4,624 / 64,572
23歲以上 / 8,528 / 10,135 / 49,870 / 47,271 / 20,388 / 136,192
計 / 134,401 / 110,128 / 164,030 / 129,777 / 25,723 / 564,059

資料來源:整理自教育部 (2001: 117)。

註:配合普查資料檔紀錄,「18歲」表「18至未滿19歲」,餘類推。

本研究運用申購自行政院主計處普查局之臺閩地區2000年戶口及住宅普查資料檔,全部22,300,929筆紀錄,首先以SPSS統計軟體篩選「18歲、大學、在學」的條件,結果擷取到 64,686筆資料,比教育統計資料18歲大學本科學生數 (表1的62,808) 多1,878人,兩者差異為2.9%。

(三) 大學校院分布概況

依據教育部統計處 (2001) 資料,2000年我國大學校院總計有126所,其中有21所學校僅有招收專科和二年制學生,另外的105所大學校院則有招收本研究界定之大學 (含四技) 學生。

這105所大學校院區位分布如圖1,其一年級學生總數計113,369人,各校依地址所在之鄉鎮市區及學生數,整理如附錄之附表1一覽表。

上述學校總共分佈於69個鄉鎮市區,各鄉鎮市區的學校數量從1到5所不等,以各鄉鎮市區內的大學校院數量來看,該鄉鎮市區內只有一所大學校院 (這類鄉鎮市區以下稱為「單校鄉鎮市區」),有臺北市松山區等48個鄉鎮市區;另外,該鄉鎮市區內有多所大學校院 (這類鄉鎮市區以下稱為「多校鄉鎮市區」)計有21個鄉鎮市區,分別為:有兩所學校的臺北市中山區等10個鄉鎮市區,有三所學校的臺北市士林區等9個鄉鎮市區,以及有五所學校的臺北市大安區和中壢市。

普查資料處理學生來源之方法與步驟

上述初步擷取普查「18歲、大學、在學」的學生,共計有 64,686人,這些人數包含外國籍學生,因為本研究主要探討大學校院的學生來源,其「來源地點」主要是以該學生入學前原本居住於臺閩地區,所以上述的學生僅擷取保留「本國籍」與「五年前居住地點為臺閩地區」之學生,總共得到 64,325人。

有鑑於普查表中有「工作場所或求學地點」的問項,並需註記該地點的鄉鎮市區,依普查作業規定,「在學」係指普查標準時刻在正式學校求學或在補習學校 (非補習班) 讀書者,學生若利用課餘時間兼差兼職者,應視為「有工作」,而填寫該「工作場所地點」。

為了避免兼差打工的學生,其「工作場所」被視為「求學地點」,而影響大學校院的實際分布,所以本研究再針對上述擷取普查「本國籍、五年前居住地點為臺閩地區、18歲、大學、在學」的64,325位學生加以篩選,結果有2,951人為利用課餘時間兼差兼職的「有工作」學生,占篩選資料之4.59%;「無工作」的學生總計為61,374人,這些「本國籍、五年前居住地點為臺閩地區、18歲、大學、在學、無工作」的學生可作為本研究分析學生來源的對象,其處理步驟如下:

(一) 辨識各學生之求學鄉鎮市區

本研究利用普查表的「求學地點」問項加以歸類,該問項之選項分為:

1. 在現住處所;

2. 在現住鄉鎮市區;

3. 不在現住鄉鎮市區 (加填求學地點之縣市、鄉鎮市區);

4. 不在臺閩地區;

資料來源:點位置係依據教育部高教司 (2000)「八十九學年度大學校院一覽表」學校所在地址,標繪於五千分一數化地圖。

圖1 2000年臺灣地區設日間大學部之大學校院分布圖

Fig. 1. The distribution of day-time universities in Taiwan in 2000.

因此,勾選第1、2項者 (34,672人,占56.5%),其求學的鄉鎮市區即為該學生經常居住的鄉鎮市區,勾選第3項者 (26,702人,占43.5%),則以加填之求學地點,辨認為該學生之求學鄉鎮市區,勾選第4項者 (0人),則不予處理。

(二) 辨識學生之就讀學校

普查內容並無記錄受訪者所就讀的學校,為了辨識各學生就讀的學校,本研究利用上述各學生的求學鄉鎮市區予以辨識,其處理的方式有兩種情況:

1. 學生「求學地點」位於「單校鄉鎮市區」者,則該學生的就讀學校即為該生「求學地點」鄉鎮市區之大學校院。

2. 學生「求學地點」位於「多校鄉鎮市區」者,因為普查表的「求學地點」只填列到鄉鎮市區,所以要判別該學生就讀於哪一所學校,必須進一步就該學生居住的「村里」和「住戶種類」來辨識就讀學校。

普查資料中的「住戶種類」問項,分成兩個選項:

1. 普通住戶;

2. 非普通住戶。所謂「非普通住戶」係指以非家庭份子為主體,由二人以上聚居於同一公共處所 (如學校宿舍、安養中心、部隊、監獄…等),在同一主持人或主管人之下營共同生活所組成之共同事業戶 (行政院主計處 2002)。

有鑑於國內大學校院之學生宿舍管理措施,大多盡量安排大一新生住校,尤其遠到的新生優先,以利生活輔導和適應環境,除非新生原本家住學校附近。因此,居住於某一村里 (或普查區) 的「非普通住戶」學生,透過對照大學校院宿舍所在的村里 (或普查區),即可辨識該學生所就讀的大學校院。

(三) 辨識各學生的縣市來源

戶口普查表列有「五年前 (1995年12月15日以前) 居住地點」問項,其選項為:

1. 同現住處所;

2. 同現住村里;

3. 同鄉鎮市區不同村里;

4. 同縣市不同鄉鎮市區;

5. 同臺閩地區不同縣市 (加填縣市);

6. 大陸地區;

7. 國外。

以目前18歲大學一年級的學生而言,依國內學制,該學生五年前應是13歲的國中二年級學生,大多居住於自家,所以該學生「五年前居住地點」可視為該學生入學大學前之原本居住所在地。因此,選填第1 ~ 4項者 (57,594人,占93.8%),其來源的縣市即為目前經常居住地的縣市;而選填第5項者 (3,780人,占6.2%),則就其所加填之縣市,視為來源的縣市,就可以得到各學生來源的縣市分布,勾選第6~7項者 (0人),則不予處理。

研究結果與討論

本研究應用普查資料經過前述步驟處理後,重要的發現如下:

(一) 普查的學生求學地點分布於308個鄉鎮市區,遠多於實際學校所在之69個鄉鎮市區。

「本國籍、五年前居住地點為臺閩地區、18歲、大學、在學、無工作」的61,374位學生,歸類其求學地點,結果分布於308個鄉鎮市區,遠多於實際學校分布之69個鄉鎮市區。

以實際學校分布之69個鄉鎮市區而言,這些鄉鎮市區依照「普查的學生數與教育統計資料的學生數比值」來觀察,可分為三類,其差異情形如表2的A, B, C類型。

本研究僅擷取普查的18歲學生,因此正常的情形各鄉鎮市區的普查學生應少於教育統計資料的實際一年級學生數。從表2的A類型可以看出,有60個鄉鎮市區之比值小於1.0,應屬正常;B類型有4個鄉鎮市區之比值為1.0 ~ 1.15,本研究視為可接受的誤差;另外C類型的5個鄉鎮市區之比值大於1.5,普查的學生數遠多於教育統計資料的學生數。

表2 各種學生數差異類型之鄉鎮市區數及學生數一覽表

Table 2. The number of townships and students by the difference type.

差異類型 / 鄉鎮市區數 / 普查資料的學生總數 (人) / 教育統計資料學生總數 (人) / 備註
A. / 比值 小於1.0 / 60 / 50,273 / 110,365 / 正常
B. / 比值1.0 ~ 1.15 / 4 / 2,061 / 1,942 / 可接受
C. / 比值大於1.5 / 5 / 2,215 / 1,062 / 異常,可接受
D. / 普查學生1~10 人 / 143 / 545 / 0 / 異常
E. / 普查學生11 ~ 30人 / 43 / 801 / 0 / 異常
F. / 普查學生31 ~ 50人 / 19 / 791 / 0 / 異常
G. / 普查學生51 ~ 100人 / 15 / 1,001 / 0 / 異常
H. / 普查學生101 ~ 332人 / 19 / 3,687 / 0 / 嚴重異常
合 計 / 308 / 61,374 / 113,369

資料來源:同附錄之附表1及本研究統計整理自普查資料檔。

仔細觀察C類型,這些鄉鎮市區設有大學校院的分校區,並有大學部一年級學生就讀。例如中國醫藥學院分別在臺中市北區和雲林縣北港鎮有校區,且都有學生就讀,但是教育統計資料無法看出各校區的學生數,實際上北港鎮篩選的普查學生數有230人,而臺中市北區篩選的普查學生數相對偏低,僅32.11%。同樣的,實踐大學在臺北市中山區和高雄縣內門鄉分別有校區及學生,但內門鄉校區的普查學生數仍有233人。因此,C類型這種差異現象應屬合理,尚可接受。

以上這些A, B, C三種類型資料,計有普查的學生54,549人 (占88.88%),其所填的求學地點尚可接受。

(二) 部分普查受訪者對「求學地點」誤解或填寫未盡確實。

另外表2的D~H五種類型計有239個鄉鎮市區,當地並無招收大學一年級學生的大學校院,而卻有普查學生6,825人 (占11.12%),這些應屬異常。

觀察D, E, F三種類型,這些鄉鎮市區有篩選到1~50人不等的少數普查學生,如臺北縣萬里鄉、屏東縣琉球鄉等205個鄉鎮市區,約占全部308個鄉鎮市區的66%;這些鄉鎮市區的普查學生計有2,137人,占全部普查學生的3.48%。經檢視這三種類型各該受訪者所填的「求學地點」資料,發現有89.2%的受訪者都填「(1) 在現住處所」,事實上,該處所並無大學校院,這些3.48%少數受訪者,可能對該問項的誤解或填寫未盡確實,而就第一個選項「(1) 在現住處所」填寫。

(三) 部分就讀於大學校院所設之二專、五專部學生,其教育程度應屬「專科」,卻誤列為「大學」。

但是G, H類型的34個鄉鎮市區實際上當地並無招收大學生的大學,但卻有大量的普查學生,計有4,688人,占全部普查學生的7.64%。

尤其H類型的19個鄉鎮市區發現有101 ~ 332人不等的普查學生,應屬嚴重異常。例如普查學生大量分布的臺北市內湖區、彰化縣員林鎮和臺中縣太平市,分別篩選到289、268和213人,但當地雖然有德明技術學院、中州技術學院和國立勤益技術學院,但是這些學校並未招收大學部一年級學生,僅招收二專、五專和二技學生。這三個地區總計770人,很顯然可能受訪者對「教育程度」之誤解,他們將大學校院所設之二專、五專部「專科」程度誤列為「大學」程度。

上述提到初步篩選「18歲、大學、在學」的條件,擷取到 64,686筆資料,比教育統計資料18歲大學本科學生數多1,878人,如扣掉這些誤列「大學」的「專科」學生770人,則普查資料比教育統計資料多1,108人,兩者差異為1.7%,應屬很小。

(四) 學生來源大量集中在該學校所在地的縣市,有56%的學生來源為該校所在鄉鎮市區,似不合常理。

本研究選取位於「單校鄉鎮市區」且該鄉鎮市區的「普查實際學生比值」低於1.15的42所大學校院,學生總計18,595人,依各學生的「五年前居住地點」縣市別,製作成各校的學生來源縣市分布,如附錄之附表2。由表可以發現,各校學生來源大量集中於該校所在地的縣市,其他縣市的學生來源很少。例如臺北縣新莊的輔仁大學有1,192人來自臺北縣,占該校學生1,849人的64.5%;嘉義縣民雄的中正大學有842人來自嘉義縣,占該校學生1,210人的69.6%;臺南市東區的成功大學有1,049人來自臺南市,占該校學生1,299人的80.8%;總計這42所學校的學生有13,746人來自於各該學校所在地的縣市,占總數的73.9%。

進一步分析這些18,595學生的「五年前居住地點」,當該學生勾選:1. 同現住處所、2. 同現住村里、3. 同鄉鎮市區不同村里等三項,而且其現住鄉鎮市區與該校所在地的鄉鎮市區相同,則該學生可歸類為「來自該校所在地鄉鎮市區」,其餘則歸類為「來自其他鄉鎮市區」。經統計上述42所案例學校各校學生來源鄉鎮市區分布,結果如表3。

表3 各校學生來源鄉鎮市區統計表

Table 3. The student sources of universities by township.

單位:人

大學校院 / 來自該校所在地鄉鎮市區 / 來自其他鄉鎮市區 / 總計 /
普查學生數 / % / 普查學生數 /
國立臺灣藝術學院 / 243 / 51.70 / 227 / 470
輔仁大學 / 695 / 37.59 / 1,154 / 1,849
景文技術學院 / 179 / 32.84 / 366 / 545
華梵大學 / 224 / 84.21 / 42 / 266
國立宜蘭技術學院 / 51 / 38.64 / 81 / 132
開南管理學院 / 7 / 8.64 / 74 / 81
明新技術學院 / 145 / 35.11 / 268 / 413
大華技術學院 / 43 / 27.22 / 115 / 158
育達商業技術學院 / 312 / 75.73 / 100 / 412
朝陽科技大學 / 510 / 75.67 / 164 / 674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 386 / 60.69 / 250 / 636
大葉大學 / 470 / 79.39 / 122 / 592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 245 / 86.88 / 37 / 282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 297 / 65.71 / 155 / 452
國立虎尾技術學院 / 95 / 52.78 / 85 / 180
南華大學 / 63 / 62.38 / 38 / 101
國立中正大學 / 760 / 62.81 / 450 / 1,210
致遠管理學院 / 165 / 43.54 / 214 / 379
長榮管理學院 / 440 / 76.92 / 132 / 572
輔英技術學院 / 81 / 43.32 / 106 / 187
義守大學 / 549 / 74.09 / 192 / 741
正修技術學院 / 8 / 10.26 / 70 / 78
高苑技術學院 / 48 / 18.18 / 216 / 264
和春技術學院 / 144 / 43.37 / 188 / 332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 336 / 62.69 / 200 / 536
永達技術學院 / 51 / 47.66 / 56 / 107
大仁技術學院 / 3 / 3.16 / 92 / 95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 245 / 53.73 / 211 / 456
國立臺東師範學院 / 274 / 83.28 / 55 / 329
大漢技術學院 / 45 / 61.64 / 28 / 73
國立東華大學 / 280 / 82.84 / 58 / 338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 366 / 76.41 / 113 / 479
國立臺中師範學院 / 253 / 44.23 / 319 / 572
嶺東技術學院 / 86 / 23.31 / 283 / 369
中臺醫護技術學院 / 150 / 36.86 / 257 / 407
國立嘉義大學 / 315 / 51.72 / 294 / 609
國立成功大學 / 868 / 66.82 / 431 / 1,299
國立臺南師範學院 / 181 / 52.31 / 165 / 346
臺北醫學大學 / 252 / 47.19 / 282 / 534
中華技術學院 / 69 / 31.22 / 152 / 221
國立中山大學 / 358 / 63.59 / 205 / 563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 91 / 35.55 / 165 / 256
總 計 / 10,383 / 55.84 / 8,212 / 18,595

資料來源:本研究統計整理自普查資料檔。


可以發現,有10,383位學生來源都是在該校所在鄉鎮市區,占全部18,595位學生的55.84%。最多者如位於南投縣埔里鎮的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有高達86.88%的學生來自於埔里鎮,還有位於臺北縣石碇鄉的華梵大學,也高達84.21%的學生來自於石碇鄉。總共有23所的學校其學生有50%以上來自於該校所在地相同的鄉鎮市區,占42所案例大學的54.8%,這似乎不太合常理。

(五) 有99.4%的居住學校宿舍學生分布在105個村里,這些學校宿舍的分布與大學校院的數量和分布相當吻合。

普查的學生總數61,374人,依住戶種類加以區分,其中居住於非普通住戶 (學校宿舍) 有35,056人,占全部的57.12%,這些住宿學生共分佈於145個村里,村里的學生人數和村里數如表4。如以每村里20人以下的住宿學生視為零星的住宿4,則有40個村里散佈零星的住宿學生,學生共計207人,占居住學校宿舍宿學生數的0.6%。也就是極大部分的學生 (99.4%) 分布在105個村里,這些學校宿舍的分布與本研究的學校數量和分布相當吻合,所以可易於辨識住宿學生所歸屬的就讀學校。

表4 村里住宿學生數統計表

Table 4. The number of boarders by village.

住宿學生人數 / 村里數 / 學生總數 (人)
1 - 3 / 28 / 37
8 - 9 / 2 / 17
11 - 19 / 10 / 153
20 - 29 / 7 / 167
32 - 39 / 3 / 106
47 – 1,517 / 95 / 34,576
145 / 35,056

資料來源:本研究統計整理自普查資料檔。

以最多學校數的鄉鎮市區為例,臺北市大安區 (代號63-03,共有54個里) 和桃園縣中壢市 (代號03-02,共有74個里) 各有五所學校,各篩選到六個里有學生數,除了零星的住宿學生各一個里有一人以外,其餘各五個里很容易歸屬到當地的大學校院,如表5。

(六) 有77%的居住學校宿舍學生,其五年前居住地點仍為該宿舍,甚不合常理。

本研究將普查學生依住戶種類和五年前居住地點作交叉分析,統計如表6。

表6顯示,居住於「非普通住戶」(學校宿舍) 的35,056人當中,有27,182人其五年前居住地點仍為「同現住處所」,占住宿學生的77.54%。這些住宿學生在五年前的國中二年級時期仍居住在該宿舍,這現象似乎甚不合常理。這也就是前述研究結果 (四) 所提到「學生來源大量集中在該校所在縣市、鄉鎮市區」的主要癥結所在。

表5 大安區與中壢市各里普查住宿學生數

Table 5. The number of boarders in village of Taan district and Chungli city.

鄉鎮
市區 / 里 / 普查住宿學生數
(人) / 當地的大學校院
里名 / 代號
大安區 / 昌隆里 / 63-03-008 / 175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龍泉里 / 63-03-012 / 492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群賢里 / 63-03-036 / 1 / 無
臥龍里 / 63-03-039 / 311 / 國立臺北師範學院
農場里5 / 63-03-042 / 521 / 國立臺灣大學及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青峰里 / 63-03-045 / 416 / 國立臺灣大學
中壢市 / 興仁里 / 03-02-020 / 648 / 元智大學
水尾里 / 03-02-031 / 96 / 萬能技術學院
龍東里 / 03-02-039 / 1 / 無
後寮里 / 03-02-042 / 19 / 清雲技術學院
五權里 / 03-02-044 / 776 / 國立中央大學
普忠里 / 03-02-060 / 1141 / 中原大學

資料來源:本研究統計整理自普查資料檔。

表6 各住戶種類學生之五年前居住地點統計表

Table 6. The place where students lived 5 years ago by housing type.

單位:人

住戶種類 / 五 年 前 居 住 地 點 / 合計
同現住處所 / 同現住村里 / 同鄉鎮市區
不同村里 / 同縣市不同
鄉鎮市區 / 同臺閩地區
不同縣市
普通住戶 / 19,397 / 964 / 1,639 / 1,496 / 2,822 / 26,318
非普通住戶
(學校宿舍) / 27,182 / 1,128 / 2,912 / 2,876 / 958 / 35,056
合計 / 46,579 / 2,092 / 4,551 / 4,372 / 3,780 / 61,374

資料來源:本研究統計整理自普查資料檔。

發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2000年的普查將住宿學生列為專案調查對象,採用留置填表方式,學生自行填表作答時未盡確實,或是誤解該問項,例如將「五年前居住地點」的問項,大多就第一選項之「(1) 同現住處所」填答,而造成這種異常情形。

結論與建議

應用臺閩地區2000年戶口及住宅普查資料篩選擷取「18歲、大學、在學」的學生有 64,686人,比教育統計資料之18歲大學本科學生數多1,878人,兩者差異為2.9%。

普查學生的求學地點達308個鄉鎮市區,遠多於實際可就讀的69個鄉鎮市區,觀察各鄉鎮市區普查學生數與教育統計資料學生數的差異情形,發現有11.1%的普查資料填答異常,這可能有兩種原因:1. 普查受訪者對「求學地點」的誤解,以及填寫未盡確實,大多就第一選項之「在現住處所」填答、2. 受訪者對「教育程度」認知之差異,將就讀於大學校院的專科部學生誤列為大學生。因此,如扣掉部分誤列「大學」的「專科」學生,則普查資料比教育統計資料多1,108人,兩者差異為1.7%,應屬很小。

將位於「單校鄉鎮市區」且該鄉鎮市區的「普查實際學生比值」低1.15的42所大學校院,利用各學生的「五年前居住地點」加以歸類,可得到各校的學生來源縣市分布,發現73.9%的學生來自於各該學校所在地的縣市。更進一步以學生來源的鄉鎮市區分布來觀察,有55.8%的學生來自於該校所在地相同的鄉鎮市區,這似乎不太合理。

依學生的「住戶種類」加以觀察,居住於學校宿舍的學生共分佈於145個村里,扣除0.6%的零星住宿學生後,其餘的學生分布在105個村里,這些學校宿舍的分布與本研究的大學校院數量和分布相當吻合,可用以辨識各該住宿學生所歸屬的就讀學校。但是,從住宿學生的「五年前居住地點」觀察,有77%的居住學校宿舍學生,其五年前 (13歲國中二年級時) 的居住地點仍為該宿舍,這似乎甚不合理。

發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列為專案調查對象的住宿學生,採用留置填表方式,學生自行填表作答時未盡確實,或是誤解該問項,例如將「五年前居住地點」的問項,大多就第一選項之「同現住處所」填答,而造成這種異常情形。

本研究應用臺閩地區2000年戶口及住宅普查資料於大學校院學生來源的分析,發現普查資料的填答存在有異常現象,造成資料進一步應用的限制。建議相關之普查作業,能針對以下事項加以檢討改進,期使普查資料能提高可用性:

1. 國內高等教育普及,部分大學校院仍有附設專科部,在多樣的教育體系和學生身分下,應明確區分界定在學之「專科」、「大學」教育程度,以避免受訪者、戶政單位和教育單位的認知差異。

2. 實施留置填表方式時,應請受訪者確實填寫,或是事先加以明確的解釋說明,尤其是排在第一選項的「現住處所」意涵,以便受訪者正確填寫。

3. 雖然臺閩地區普查作業經過分層嚴密審核,儘量發掘並改正錯誤、缺漏、矛盾或紛歧之不合常理情形,但對於本研究提出之資料異常或不合理樣態,似乎有更進一步建立檢誤機制,加以審核判別的必要。

註 解

1. 林志重和何猷賓 (2005) 以Johnston et al. (2000) 之「人文地理學辭典」(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各版本對「教育地理」(geography of education)的釋義:「教育地理是研究教育設施和資源在空間上供給分布、運作利用及成果之差異」,提出我國教育地理的議題可分為:教育機會、學生就學、學校設置、社區關係。

2. 臺灣地區大學校院每學年度於當年的九月中旬開學,各校皆以10月20日為標準日,將該年度的學生狀況靜態資料提報教育部彙整統計發布 (教育部 2001),本研究將該統計資料稱之為「教育統計資料」。

3. 以控制學生對象而言,因為18歲的年級同質性較高,如果以2000年的19歲大學生,這可能包含2000年重考入學的大一學生,或1999年應屆入學的大二學生。以控制學校對象而言,臺灣地區2000年前後大學校院快速擴張,在2000年新設立及「由專科改制為學院」的有國立高雄大學等22所,也就是說,這22所大學校院在2000年起才開始招收大學生,如果沒有界定這一年齡的學生,則難以控制2000年的大學校院與「求學地點」分布。

4. 零星的住宿學生分布並不一定異常,例如某生就讀於甲地區的大學校院,而隨著父母或親人居住在乙地區的學校宿舍。

5. 國立臺灣大學的校本部學生宿舍分別位於農場里與青峰里2個里,其中農場里也含有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的學生宿舍,如果要區分兩校的住宿學生,必須進一步檢視各住宿學生所在地的「普查區」。 2002年9月1日行政區域調整,將大安區的農場里與青峰里合併為「學府里」。

謝 辭

本研究承蒙國科會經費補助 (計畫編號:NSC 94-2413-H-018 -004),並感謝本文兩位匿名審查委員提供寶貴意見及斧正,使修正後更為精簡易讀,在此特予致謝。

引用文獻

王家通 [Wang, J. T.] 1998。論教育機會的均等與公平─以概念分析為中心 [Lun jiao yu ji hui de jun deng yu gong ping - yi gai nian fen xi wei zhong xin; On the equality and equ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A conceptual approach]。教育政策論壇 [Jiao yu zheng ce lun tan; Educational Policy Forum] 1(2): 118-132。

石計生、羅清俊、曾淑芬、邱曉婷、黃慧琦 [Shi, J. S., Q. J. Luo, S. F. Ceng, X. T. Qiu, and H. Q. Huang] 2003。社會科學研究與SPSS資料分析-臺灣資料庫的應用 [She hui ke xue yan jiu yu SSPS zi liao fen xi- tai wan zi liao ku de ying yong]。臺北 [Taipei]:雙葉書廊 [Yeh Yeh Book Gallery]。

江可達、洪振聰 [Jiang, K. D., and Z. C. Hong] 1999。樹德工商專科學校二年制夜間部學生來源分析統計 [Shu-Teh gong shang zhuan ke xue xiao er nian zhi ye jian bu xue sheng lai yuan fen xi tong ji; Student resources analysis and statistics of night department in the Shu-Teh Junior College of Technology and Commerce]。樹德學報 [Shu-Teh xue bao; Shu-Teh Journal] 23: 225-243。

行政院主計處 [The Directorate General of Budget, Accounting and Statistics (DGBAS) of Executive Yuan] 2002。中華民國八十九年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第28卷普查規制與作業方法 [Zhong hua min guo 89 nian tai min di qu hu kou ji zhu zhai pu cha bao gao-di 28 juan pu cha gui zhi yu zuo ye fang fa]。臺北 [Taipei]:行政院主計處 [DGBAS]。

吳思華 [Wu, S. H.] 2002。知識資本在臺灣 [Zhi shi zi ben zai Tai wan]。臺北 [Taipei]:遠流 [Yuan liou]。

林生傳 [Lin, S. C.] 1994。我國高級中學教育階層化之研究 [Wo guo gao ji zhong xue jiao yu jie ceng hua zhi yan jiu]。教育研究資訊 [Jiao yu yan jiu zi xun; Educational Research & Information] 2(3): 48-70。

林志重 [Lin, C. C.] 2008。臺灣地區大學校院與學生來源之空間分析 [Tai wan di qu da xue xiao yuan yu xue sheng lai yuan zhi kong jian fen xi; A Spatial Analysis on the Universities and Students in Taiwan]。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論文 [Ph.D. dissertation,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Changhua]。

林志重、何猷賓 [Lin, C. C., and Y. B. Ho] 2003。英語系學生來源時空變化之研究-北中南五所大學校院個案研究 [Ying yu xi xue sheng lai yuan shi kong bian hua zhi yan jiu: bei zhong nan wu suo da xue xiao yuan ge an yan jiu]。發表於中華地理資訊學會GIS2003學術研討會,國立中山大學,高雄 [fa biao yu zhong hua di li zi xun xue hui GIS2003 xue shu yan tao hui, Kaohsiung]。

───. 2005。臺灣教育之地理空間議題 [Tai wan jiao yu zhi di li kong jian yi ti]。發表於中國地理學會臺灣新風貌學術研討會,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 [fa biao yu zhong guo di li xue hui tai wan xin feng mao xue shu yan tao hui, Taipei]。

───. 2006。學生來源空間結構與大學競爭力相關之研究 [Xue sheng lai yuan kong jian jie gou yu da xue jing zheng li xiang guan zhi yan jiu; A study o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tudents accompany with the competitiveness of universities],教育政策論壇 [Jiao yu zheng ce lun tan; Educational Policy Forum] 9 (1): 71-92。

林志重、曾珮郁 [Lin, C. C., and P. Y. Tseng] 2006。臺灣2000年戶口及住宅普查原始資料檔處理及應用 [Tai wan nian hu kou ji zhu zhai pu cha yuan shi zi liao dang chu li ji ying yong; The data 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 of Taiwan census 2000]。白沙地理 [bai sha di li; Paisha Geography Journal] 11: 83-122。

林清江 [Lin, Q. J.] 1997。教育社會學 [Jiao yu she hui xue]。臺北 [Taipei]:五南 [Wu nan]。

孫清山、黃毅志 [Sun, Q. S., and Y. Z. Huang] 1996。補習教育、文化資本與教育取得 [Bu xi jiao yu wen hua zi ben yu jiao yu qu de; Shadow education, cultural capital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臺灣社會學刊 [Tai wan she hui xue kan; Taiwa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 19: 95-139。

馬信行 [Ma, H. H.] 1997。1990年人口普查中教育與職業資料之分析 [1990 ren kou pu cha zhong jiao yu yu zhi ye zi liao zhi fen xi; Analysis of educational and occupational data in 1990 census in Taiwan]。國立政治大學學報 [Guo li zheng zhi da xue xue bao; The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Journal] 75: 29-66。

張家榮 [Chang, C. J.] 2004。臺灣的跨國遷徙及移入的勞動人口特質:2000年戶口及住宅普查分析 [Tai wan de kua guo qian xi ji yi ru de lao dong ren kou te zhi: 2000 hu kou ji zhu zhai pu cha fen xi; Characterization of immigration and immigrants in Taiwan: An analysis based on the 2000 Taiwanese population census],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Master Thesis, Department of Labor Relations, National Chung Cheng University, Jiayi]。

張善楠、黃毅志 [Chang, S. N., and Y. J. Hwang] 1997。1997臺灣教育長期研究之先期研究 [1997 Tai wan jiao yu chang qi yan jiu zhi xian qi yan jiu; The preliminary study of 1997 Taiwan education longitudinal study],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彙刊 [Ren wen ji she hui ke xue yan jiu hui k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and Philosophy] 7 (4): 577-596。